|
|
|
|
|
|
|
|
|
读周作人<<知堂回想录>>杂记
黄楝
晚饭后,独坐灯下,翻开了周作人的<<知堂回想录>>。
前面的章节是写他的童年生活,时而也不可避免地提到鲁迅。我不知道兄弟之间
到底应怎样称呼,但我总觉得他称兄为"鲁迅",实在不大适当,显得太隔膜。不过,
我猜想他不过是想引起人们的注意,因为"鲁迅"毕竟比"周作人"或是"遐寿"、"启明"
一类要更为人知得多;也许鲁迅以文章名世,笔名之著,早已盖过本身的名字了。
只要一提"鲁迅",谁不肃然起敬?谁不心向往之?故而以"鲁迅"称兄,也是可以理解
的常情。
正文之前的几张照片吸引了我。特别是下注"七十八岁在北京"的一张,使我不由得
多看了几眼,一则因为是"近照",最是值得珍视;二是因为相中的知堂老人的胡子
似乎就是以前在电影里看见过的,据说叫作仁丹胡子的那一种,如果事先不知道,
还以为面前相中这人,名字大概是山本龟太郎一类,不觉暗暗好笑。这张照片立刻
提醒了我此君留学过日本,娶过日本妻子,当过日本官奴。虽有些文章曾提到他的
投日是受地下党的领导云云,终因没有强有力的证明,是冤不是冤,现在还说不清。
对一个人的评价,自非三言两语能说得周全,何况又是对一个思想复杂、经历坎坷、
内心充满矛盾的周作人呢?但一般的人士不愿对一个名人作一番平心静气的专家式
的评论的。"周作人嘛," 一些平常而率直的人会说,"汉奸。你看他的兄弟鲁迅......"
。而我们的文人则会直斥其为"无行文人",所谓文章虽好,名节却不能保。并深以
自己虽然小节常亏(比如媚上,比如贪利,比如一心想当官,比如赶写大吹法螺的文
章等等),可喜大事就不糊涂,卖国投敌的事决不会干,又找到优越感了。你知堂虽
才高博学,却是谢眺、钱牧斋一流,又可以飘飘然了。
我也实在弄不明白知堂老人为何要这样"立此存照",是怀旧乎?是引人怀旧乎?还
是本来如此,没有什么目的。要是本来如此,那么如要"瓜蔓抄"上去,收获是决不
会"一无所有"的。浅薄如我,是不敢再作深究的。
我看书从来先看序跋一类的文字,才慢慢欣赏正文。这样做的好处很多,不想一一
列举。读完后记,更觉得我这样做是很对的。启明先生在里面讲到了安徒生的一段
情事,又借题发挥了几句。
他写道:他既以创作童话成名,可是他还怀恋他的蹩脚小说"两个男爵夫人",晚年
还对英国文人戈斯(E. Gosse)陈诉说,他们不是有一天会丢掉了那劳什子(指童话),
回到"两个男爵夫人"来呢?我的那些文章说不定正是我的"两个男爵夫人",虽然我
并无别的童话。这也正是很难说呢。
以我私心揣测,这童话自然是虚假不真的了,小说的虚假不真比起童话来,恐怕不
免要自卑,故别人说的是"童话",而周君所言,却要真得多了。
在后序中,他又自我表白道:我这部回想录根本不是文人自序传,所以够不上他们
的并论,没有真实与诗的问题,但是这里说明一声,里边并没有什么诗,乃是完全
只凭真实所写的。这是与我向来写文章的态度全是一致,除了偶有记忆不真的以外,
并没有一处有意识的加以诗化,即是说过假话。
这才真是天知道。素以冷静、客观、不动声色的行文享名的周作人,竟也一次又一
次声明他在说真话。其实这又何必?真假美丑,自有他人评说,读者自有公断,自
荐当这种"阅读的导师",画蛇之举耳。真是做了尴尬事(且不断言为做了亏心事),
写文章也没有以前潇洒自如了。
这只是有感而发,不是考证。写下前面这一句,自己也觉得好笑。思前想后,怕这
怕那,这样写也要解释一下,那样写也要说明一番,好像已经成为某些人(我是其中
之一)的通病。这样做,使你感到你不是在思想而是在写文章,因为思想可以随心所
欲,收发自如。而写文章却不然,因为它经常受到一些干扰,要负这样那样的责任,
"可不是好相与的"。
但比起写文章,做人自然要难得多了。
后记:这篇文章写于我读大二时。现在重抄出来,只为纪念自己的少年轻狂。文章
没有改动,也没有重将文中的人与事去再作核实和考证,只删掉一段跑题的顼碎文
字。--2004.02.16 于广州